Link 林沛儒製作

創作歌曲如何讓人進入心流狀態的三種方式

·音樂學校

心理學家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伊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在他的經典著作《心流:最優體驗的心理學》中,提到一種奇妙的狀態:時間與世界彷彿暫停,只剩下我們全神貫注的那件事。

有時候,我帶著一群完全沒寫過歌的人,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,到後來投入得連自己都驚訝——寫歌這件事,其實比想像中簡單,但同時也足夠新鮮,讓人專注到忘我。這種「能力與挑戰的微妙平衡」正是心流的關鍵。以下,就來看看寫歌如何打開這扇門。

一、專注力被瞬間拉滿

想像一下:有人突然告訴你,今天要在一小時內寫出一首歌。

一開始,你可能會愣住、甚至想笑。但笑聲一過去,腦袋立刻開始聚焦:該怎麼做?從哪裡開始?

當我站在台上宣布「各位,我們現在要寫歌」,那種短暫的不安感,其實就是專注力的開關。陌生的挑戰迫使我們放下手機、關掉雜念,因為必須聽懂指令、跟上節奏。並不是要讓人難堪,而是讓心思徹底回到當下,像一條被拉直的線。

二、創意與創新的火花

有人會說:「我不會創作啊,我不是那種有天分的人。」

其實,這句話往往不是真的。每個人都有創意,只是平常被日常壓住了。

寫歌把創意拆解成小小的步驟:詞、旋律、節奏、情感……原本覺得遙不可及的東西,忽然變得能抓住。更有趣的是,寫歌用到的合作、溝通、冒險精神,和企業裡的創新一模一樣。當大腦被迫打開另一種思維模式,心流狀態就像水一樣,自己湧進來。

三、雜音消失,自我意識也跟著淡掉

你可能不信,絕大多數參加者在課程開始前,都會說「我才不要唱歌呢」。

但一小時過去,當大家一起完成一首歌,氣氛完全不同。

心流的魔力就在這裡:當我們沉浸在挑戰裡,連「我唱得好不好」、「別人怎麼看」這些想法都會消失。只剩下創作本身的樂趣。那時候,沒有人在意走音,沒有人在意形象,只有熱情和專注。

結語:需要一點點「推力」

寫歌十幾年年,我越來越確定:心流不是偶然,而是可以被引導的。

它需要一點「啟動能量」,有人推你一把,帶你跨過那道門檻。

我的工作,就是給人這個小小的推力,讓他們親眼看到:原來專注、創意、自由這些東西,早就住在自己身體裡,只差一個契機被喚醒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