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 林沛儒製作

吸睛歌詞與創新想法之間的微妙關係

·音樂學校

有些創作者雖然擁有豐富的演奏經驗,例如學過古典鋼琴、多年彈奏吉他,但他們最強的能力可能並不在旋律或和聲的編寫上,而是詞曲創作中的「歌詞」。對某些人來說,一旦談到文字,他們的熱情與能量就會全然投入。

有趣的是,吸引人的歌詞與突破性的創意之間,其實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相似性。兩者都仰賴記憶點、情感連結,以及簡潔有力的表達。這些原則,不僅適用於音樂,也同樣適用於創新思維與行銷傳播。

記憶點的力量:從「Hook」談起

在音樂創作中,「hook」是一首歌中最容易被記住的段落。無論是副歌、標題或一句口號,好的 hook 能讓聽眾在腦中反覆播放。

而在創新或行銷領域,一個「好點子」若要快速擴散,也必須有自己的「hook」——也就是那個讓人聽完之後馬上想再多了解一點的亮點。沒有這個亮點,再好的創意也可能被忽略。簡言之,記憶點是突破想法的燃料。

情緒與記憶的連結

一首歌如果只有邏輯與敘事,可能只是「好聽」,但若能在歌詞中注入真情,那便有可能打動人心。同理,一個創新點子若只靠邏輯說服力,往往不如能引起共鳴的想法來得持久。人類不是機器,感受往往比推理更有力量。

所以,不論是在創作歌詞,還是在提出點子的過程中,設法引發聽眾或觀眾的情感共鳴,都是讓內容「留下來」的關鍵。

簡單、卻有衝擊力的表達

優秀的歌曲,幾乎沒有例外地都是簡潔的。一首三分鐘的歌,既要有旋律、節奏,又要用最少的詞語說出最多的情感。這種「以少勝多」的能力,也同樣存在於偉大的創新中。

許多成功的點子,表面上看起來「太簡單了」,但這正是它們能被理解、記住、採用的原因。不論是歌詞還是創意,真正的挑戰不是填滿,而是精煉。

最後的提醒:讓記憶點、情感與簡潔同行

無論是寫歌,還是發明新產品,其實目標都是一樣的——讓人記得你想說什麼,甚至被打動。這當中沒有捷徑,但有方向:

  • 記憶點(hook):讓人一聽就記住
  • 情感連結:讓人願意在心裡保留
  • 簡潔表達:讓人快速理解、採納

只要這三項原則能持續練習並融入創作流程中,無論是寫下一句動人的歌詞,還是想出一個改變世界的小創意,都有機會從人群中脫穎而出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