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 林沛儒製作

聲音工程師的 EQ 技巧重思

·音樂學校

在混音過程中,EQ 是塑造聲音質感與空間感的重要工具,但許多人在使用時常陷入過度調整的陷阱。過度依賴視覺化的頻譜圖或套用固定的數值,會讓聲音變得僵硬,甚至失去原本的生命力。與其在每個軌道上大量切割與增益,不如先傾聽音源本身的特質,再有針對性地微調。

有效的 EQ 使用不在於複雜的曲線,而是能夠保留聲音的自然感。同時要意識到,每一次的調整都會影響整體平衡,特別是在多軌混音中,一個頻段的改動可能會讓其他元素產生衝突。因此,與其在單獨軌道中孤立作業,不如在整體混音環境下做判斷,讓聲音彼此融合。

好的 EQ 方法往往是簡單而精準的。先用耳朵判斷問題所在,再用工具輔助,而不是讓工具主導你的決策。當你專注於音樂整體的感受,而非僅是技術細節,聲音會更貼近原始的動態與情感。這樣的調整,才是真正為音樂服務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