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k 林沛儒製作

沉浸式喇叭音質測試新方法

·音樂學校

許多影音評論在描述喇叭音質時,往往只能用文字形容,難以讓觀眾真實感受到聲音的細節與空間感。為了改變這種情況,有人嘗試用全新的錄音方式,讓聽者在影片中就能更接近現場的聽感。

傳統的做法,如在喇叭前放麥克風,或使用假人頭錄音,往往無法重現完整的頻率範圍,低頻尤其容易缺失。因此,這次的測試採用的是直接將迷你麥克風安裝在耳內的位置,讓聲音經過臉部、耳朵、胸口與肩膀反射後再被收錄,營造更接近人耳真實聽覺的效果。這種方法能在影片中保留聲音的方向感與空間深度。

為了讓測試效果明顯,播放時必須使用耳機或入耳式監聽,若用喇叭播放會失去原本的聲音舞台感。測試內容包含多組不同尺寸與類型的專業監聽喇叭,並搭配精確的音量匹配與高級房間校正系統,以減少環境對聲音的影響。

在比較不同喇叭時,重點觀察的包括低頻的形狀與飽滿度、人聲在混音中的位置、整體音場的寬度與深度,以及聲音層次的變化。這些都是傳統文字評論難以完整呈現的細節。有了固定位置與一致的測試流程,未來每次評測都能在同樣的條件下進行,讓觀眾更容易直接感受到不同喇叭之間的差異。

這種耳內錄音的測試方式,不僅能幫助音響愛好者在選購時做出更精準的判斷,也讓評論不再只是冰冷的數據與形容,而是更貼近真實聽感的體驗。未來若持續優化與累積更多比較範例,它有潛力成為影音器材評論的新標準,讓觀眾在螢幕前也能感受到接近現場的聲音魅力。

延伸閱讀